随著高龄化、少子化,台湾 109 年列册需关怀独居老人数就达 11,000 多位,而在社福政策以外的地方,还有许许多多清寒长者也需要社会的帮助,加上近期严峻的新冠肺炎下,缺乏物资、稳定收入的长辈也将成为高风险族群,恐怕更需要大众关注。
从 106 年开始,中华民国老人福利关怀协会为清寒长辈带来物资、医疗、工作和丧葬上的帮助,尝试为他们织起一片社会安全网,累计关怀一万多名长者与稳定扶助近 250 位清寒长辈。然而,随著台湾长者比例越来越高,服务层面越来越广,协会资金与人力资源有限,再加上新冠病毒疫情影响下,今年六月后的服务经费恐怕已经不敷使用,为了不要放弃每一位需被帮助的阿公阿嬷,让他们不再被社会遗忘,中华民国老人福利关怀协会于 5 月 26 日发起“清寒长者扶助计划”,盼能够集结大众的力量,募集生活物资的采购费用,延续每个月的访视关怀服务,让清寒长辈们能够继续安心生活,更多计划内容请参考网址:https://backme.tw/ref/dtyFg
在台湾,有许多清寒长辈即便生活困苦,却又因种种个人因素没办法接受社福政策的帮助,更遑论领取生活补助,因此,他们只能依靠门槛较低的“十荒”维生,但在回收物价格崩跌的现在,辛劳八小时的报酬往往连百元不到,导致用餐、保暖衣物等最基本生活需求都无法维持,若将社福政策比喻为是接住弱势者的网子,清寒长辈就是从缝隙中无止尽坠落的一群,他们只能拖著衰老的身躯,咬牙扛起生活的重担。
现年 76 岁的含笑奶奶,尽管拥有温暖快乐的名字,肩上却日日疲惫地扛著沉重的家计,除了独自照顾女儿离家前留下的孙子外,还有智能障碍的儿子需要照料,同时奶奶也因为名下拥有房子,无法申请中低收补助,只能够在老旧、漏水且弥漫着臭味的住屋依靠十荒维生。
在四年多前协会发现含笑奶奶的困境后,每个月开始固定带著生活物资前往探望,同时也协助住屋修缮、改善居住环境。当奶奶丈夫过世期间,协会也帮忙补贴不足的丧葬费用,陪伴奶奶走过一个又一个艰难的时光。
在十多年前孩子与丈夫离世、失联下,同样也仰赖十荒维生的 85 岁碧云奶奶已经独自生活多年,为了维持生计,奶奶去年一度因工作累坏身体,送医后却拿不出 20 万的巨额手术费,让她一度绝望放弃、甚至等待死亡……幸好在协会的帮忙下,碧云奶奶的病情逐渐好转,对于协会给予的帮忙,让她感激在心,也发自内心的表示:“你们真的很照顾我,把我牵牢牢,真好!”
不过,要织起一张清寒长辈的社会安全网,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成,协会花费长时间与里长、地方组织创建联系,待成功访视长辈后,又必须一次次的尝试让他们卸下心房并展现脆弱的一面,才能够开始给予对应的帮助,社工羽蓉也坦言过程的艰辛,她表示:“一开始我不太懂得要如何去面对这些长辈,后来我开始把他们当作自己的阿公阿嬷来相处,其实他们都会很开心、也愿意接纳我们。”
然而,多年来的访视关怀服务,仅有五名同仁在努力支撑,面临疫情后捐款更加短缺的情况下,目前协会同仁都已经超重前行,若今年六月之后的资金没有著落,服务就将面临被迫停摆的窘境,这片好不容易织起的社会安全网,眼看又将化为乌有。
若各项关怀服务突然中断,等同于让长辈安享晚年的希望,从此成了奢望。协会不愿放弃、更不敢放弃,同时更害怕这些阿公阿嬷将再次隐没在城市角落,担心他们沉默的呼救再也无人听见,因此中华民国老人福利关怀协会于 5 月 26 日发起“清寒长者扶助计划”,希望在能够集结社会大众的力量,继续购置每个月的生活物资、住屋修缮等资源,稳定长者基本生存环境,除了盼能延续每个月的关怀服务外,也希望能够筹办长者的手工事业,更期待有朝一日能扩大大台北地区的服务人数至三百人,并向台湾其他地区拓点。
中华民国老人福利关怀协会“清寒长者扶助计划”盼借助众人之力,一起伸出援手帮助阿公阿嬷,让每一份关心都能点亮被社会遗忘的角落。更多“清寒长者扶助计划”内容请参考网址:https://backme.tw/ref/dtyFg